做黄科院精神的传承者 做一个有家国情怀的企业家——记工学部优秀校友 学校上海校友会会长 聚贤薪福社创始人、董事长陈伟

作者: 时间:2025-03-31 点击数:

人物名片:陈伟,工学部1997级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校友。学校上海校友会创始成员之一、上海校友会会长。现为聚贤薪福社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上海市普陀区政协委员。聚贤薪福社旗下拥有上海聚贤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玺正劳务派遣(上海)有限公司、苏州聚有服务外包有限公司、上海聚有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上海大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陈伟多次获评各级工商联、多个商会、社会公益组织、校友会的“社会公益”奖,年度“十大感动人物”“光彩之星”“爱心奉献奖”“模范校友”等;获评校庆30周年“杰出校友”、校庆35周年“优秀校友”、校庆40周年“优秀校友工作者”。

上海,世界四大“魔都”之一,它是一座充满着机遇与挑战的城市,每年都会吸引众多朝气蓬勃,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的年轻人来这里拼搏与奋斗。

这里也有我们黄科院人的身影。他在这里生活、工作、创业,用他的行动诠释着开拓、拼搏、实干、奉献的黄科院精神,用他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位黄科院人的家国情怀。

他,就是我校优秀校友,我校上海校友会会长,聚贤薪福社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陈伟。

我心飞扬 在学校的每一天都有收获

1997年9月,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新生陈伟来到了位于郑州航海中路的学校北校区报到。与他一起前来的,还有他的父亲。陈伟的父亲送儿子入校原因有二:一是对儿子的不舍;二是对学校还有所顾虑,想亲眼看看学校到底怎么样。

很快,陈伟的父亲打消了顾虑。“当时的胡大白校长给所有的新生做了一次演讲,她身残志坚、创校兴学的经历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人。”当时的情景陈伟记忆犹新。父亲告诉他:“有这样一位优秀的校长,把你留在这我放心。孩子,好好学,好男儿志在四方。”胡校长的办学精神、父亲的鼓励让陈伟坚定了留下来学习知识、历练品格、掌握技能的决心。男儿有泪不轻弹,陈伟至今没有忘记他与父亲在郑州火车站分别时的情景,那也是他唯一一次见到父亲落泪。眼眶湿润的陈伟暗暗告诫自己:一定要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决不辜负父亲的期望。

初入校园,陈伟没有大学新生的青涩,很快就投入到了火热的大学学习生活中,并加入学校的先锋突击队。除了日常学习之外,一些学校的脏活、累活陈伟也抢着干。“那时,我们突击队的队员们经常趁着大家休息时主动去打扫厕所,男女厕我们都打扫。”回首大学生活,陈伟平静地说道。成绩优秀、为人真诚、干活踏实的陈伟赢得了学校领导、老师、同学们的信赖,他当选为原工学院学生会常务副主席、计算机系学生会主席。陈伟视责任为成长机遇、历练平台,学习更勤奋,工作更认真了。“在学校的每一天我都有所收获,这份收获可能来自老师的课堂上,也可能来自我和同学们组织的一次活动中,甚至来自自己独处时的思考。”陈伟说。三年的大学生活很快结束了,陈伟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专业技能,历练出了异于常人的坚强意志,培养出了敢于创业的信心与勇气。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人,背着行囊,走出了校门。

一路拼搏 从1500元创业到年营收过亿

大学毕业后,陈伟带着父亲给的1500元钱开启了他的创业之旅。“胡校长是用30元钱创业,我是1500元钱创业,我的启动资金还是很丰厚的。”提起往事,陈伟哈哈一笑。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陈伟辗转于衢州、杭州、温州、宁波、天津、上海等地,一路走来风尘仆仆、满身疲惫、心力交瘁,“但黄科院出来的人,都是打不死的小强,累了饱餐一顿我还是充满精神,困了睡一觉起来我还是目视前方”。回首创业路,陈伟风趣幽默地描述道。他轻描淡写、云淡风轻的语气让笔者不由想起张艾嘉的《轻描淡写》中的一句话:生命是沉重的,但到了某个时候终于明白了,是可以轻描淡写的。

身边熟悉的人都知道,为了省钱、为了工作方便,陈伟在创业期间仅搬家就搬了15次之多,奋斗路上吃的苦难以想象。但陈伟自己没有提起过。也许真是那句话所说:真正成功的人,从来都不会把自己当初黑暗的时光,当作是夸耀的资本。他们不会去提及自己曾经付出的汗水,只会简简单单一笔带过,因为他们已经拥有了结果。

为了开阔眼界、掌握更多的行业知识、成就更强的自己,他曾转战多个行业学习取经,先后担任过500强企业杉杉集团、中华包点领军企业巴比馒头、中国驰名商标李宝赢堂等多家大型企业集团的高管、副总裁、总裁。到 2015年时,陈伟年薪已过百万,是家人的骄傲、别人倾慕的对象。拿句时髦的话来讲陈伟已是标准的“高富帅”了,但陈伟并没有安于现状,闪耀内心的创业火花时不时会燃起。

2016年,他毅然放弃了高薪工作,成立了聚贤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创立了“聚贤薪福社”人力资源服务品牌。人力资源服务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种商业模式。陈伟说 :“‘聚贤’是我们的品牌,我们就是想汇集更多有才能的人,‘薪福社’是我们的业务范围,代表薪酬、福利、社保。”他表示,过去我常常换工作,知道企业和人才都想要什么,人才又想找什么样的企业。我就是要把聚贤做成立足长三角,面向全国,以“帮天下英才和企业活得更好”为使命,为客户提供猎头招聘、薪酬福利、全面保障、用工及财税整体解决方案等服务。“心怀天下、解人之急”是陈伟创办企业的初衷。

依托聚贤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陈伟又先后参与投资和创办了几家企业,主要涉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专业服务、快速消费品领域。有眼光、有谋略、有思路、有魄力,陈伟带领企业迅速崛起于申城,成为了长三角知名的人力资源企业之一。2018年,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超亿元。

不改初心 那份深情成了人生路上最亮的灯

俗话说,每一位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位伟大的女人。陈伟也不例外。他的妻子叫祁秋霞,在黄科院时与他同级。俩人在大学相识、相爱,并步入婚姻的殿堂,这也是陈伟如今对校友会工作如此热衷的原因之一。他说:“想让更多的校友有相识相知相聚的机会。”

多年来,陈伟一直在积极推动黄河科技学院上海校友会的发展。作为上海校友会创始成员之一,他竭尽全力地推动上海校友会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数年如一日地默默奉献着。陈伟认为,校友会是一个互相学习、帮助、交易、投资的平台。陈伟曾多次个人出资,接待到上海的校友,遇到校友身患疾病或者处于困难之中,他也积极伸出援助之手,提供资金帮扶。他还为初到上海的校友推荐、提供工作岗位。

2018年3月,上海校友会理事会换届选举,陈伟当选第二届上海校友会会长。他提出:同聚科院情、共筑申城梦。他进一步发扬学校“开拓、拼搏、实干、奉献”的精神,团结一批校友积极组织、参与各项校友会活动,为上海校友会各项活动出资出力,扩大学校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参与校友会工作,我经济上没有产出,但是我品牌上已经有了产出,以得到的心态可能什么也得不到,奉献的心态可能得到的更多。”对于这些,陈伟觉得只要人人都奉献了,共同发展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敢为人先 打造人才界的“天猫”平台

“我们是黄科院精神的受益者和传承者,黄科院精神已经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时机成熟了,我们就要做别人没做过的事。”随着公司的不断壮大,已经从传统的人力资源服务外包公司,发展成为拥有移动互联网思维、建立了O2O商业模式的人才公司。

在产业数字化升级的新形势下,新的就业形态——灵活用工应运而生,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趋势不可避免。陈伟认识到,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与人力资源管理行业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各种数字化工具应运而生,正助力传统人力资源管理迈向数字化服务阶段。为顺应这个趋势,陈伟成立了薪得乐科技有限公司,开始了由传统人力资源企业向现代数字化人力资源企业的转型。“薪得乐”的名字起源于陈伟小时候看到的一部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他希望劳动者能够通过薪得乐平台获得薪酬,得到快乐。

基于自身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方面的技术能力链接各个需求方,薪得乐运用区块链技术的防篡改、可追溯、数据清晰可定义的技术特点打造安全、可靠数字化灵活用工平台。通过平台对人员进行统一管理及资质的审核认证,为有用工需求的企业和灵活用工人员提供业务分包、佣金结算、代征完税、合规化用工等综合服务。

陈伟介绍了薪得乐的优势特色。一方面薪得乐运用底层数字化的工具和手段等各项能力,针对业务真实性开展鉴证,构建“纳税人底层数字化账户”,将身份、合约、支付、票据凭证四证上链,对涉税行为分析、对纳税人身份进行认定、对异常纳税风控识别,解决用工单位痛点、平台财税合规以及监管层的全面监督。另一方面薪得乐建立了完善、安全、公正的交付结算支付机制,真实还原交易场景。以全链条数字化的方式解决信息流转造成的失真、丢失问题,为完税提供合同流、业务流、资金流、发票流四流合一的管理平台,从而降低灵工业务合规完税风险。

“这将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陈伟信心满满:“我们最终要构建一个全行业、高效、专业化、便捷化、开放型的人才交易与服务平台,从而推动企业灵活用工、帮助个人灵活就业、扶持创客灵活创业,将平台打造成人才界的‘天猫’!”

大爱无声 用平凡诠释着不平凡

陈伟是一名有着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听党话、跟党走是陈伟和他的公司的基本准则。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陈伟不但自身通过各种学习不断提升党性修养,同时也带领公司员工集体学习,致力于打造企业红色文化品牌。

2022年上海封控期间,陈伟主动请缨,在小区做起了志愿者,并在社区居民最需要的时候捐献卫生物资。他的抗疫故事也被上海市工商联、上海普陀政协、普陀区工商联等公众号和澎湃新闻等网站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并受到了上海市普陀区委组织部的表扬。

不仅如此,陈伟利用自身在人力资源企业数据、资源方面的优势,在创业的几年里先后为上海市引进人才近千人。他和金山园区合作,为金山区引进企业二十余家,并多次在家乡、普陀区等开展对口帮扶活动,为母校奉献爱心等。

心中有梦想,前行有方向,脚下有力量。陈伟始终觉得,要跟随市场的变化,把产业做好,做到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才是企业能够发展和有所建树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是要具有强大的社会责任和家国情怀。”陈伟说:“这才是我们做事的根本和初衷。”

学校校址:河南省郑州市航海中路94号(北校区)  郑州市紫荆山南路666号(南校区)
 黄河科技学院 - 就业信息网© 版权所有豫ICP备05002420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302002117号